【DNS解析过程】
详情查看URL请求过程
DNS域名解析的请求过程分为以下几步:
- 检查浏览器缓存中是否有这个域名对应的解析过的IP地址
- 检查操作系统缓存中是否有这个域名对应的解析结果
- 向本地服务器查询(LDNS)
- LDNS没有命中,直接到Root Server域名服务器请求解析
- 根域名服务器返回给本地域名服务器一个所查询域的主域名服务器(gTLD Server)地址
- 本地域名服务器再向上一步返回的gTLD服务器发送请求
- 接受请求的顶级域名服务器查询并返回此域名对应的权威服务器(Name Server)
- 权威服务器会查询存储的域名和IP的映射关系表并返回
- 把解析的结果返回给用户,用户根据TTL值缓存在本地系统缓存中,域名解析过程结束
【DNS端口】
概念
DNS端口号是域名系统 (Domain Name System) 的缩写,该系统用于命名组织到域层次结构中的计算机和网络服务。在Internet上域名与IP地址之间是一一对应的,域名虽然便于人们记忆,但机器之间只能互相认识IP地址,它们之间的转换工作称为域名解析,域名解析需要由专门的域名解析服务器来完成。 ——百度百科
作用
DNS协议运行在UDP协议之上,使用端口号53。在传输层TCP提供端到端可靠的服务,在UDP端提供尽力交付的服务。其控制端口作用于UDP端口53。
【DNS和Hosts】
共同点: 都是做域名解析的,解决IP地址与域名的对应关系问题。
不同点:
-
Hosts
特点:
在对域名解析的时候, 计算机会优先查看本地的HOSTS文件(C:\Windows\System32\drivers\etc\hosts)中是否存在相应的域名解析记录。如果存在则返回域名对应的IP地址,如果不存在则在通过DNS来查到该域名对应的IP地址。
优点:
-
速度快 (由于是本地的,不通过网络,查询速度较快)
-
属于主动解析 (它能将域名强制的指向我们期望它解析到的那个IP地址)
缺点:
-
维护比较麻烦(当域名解析记录更新或者有新的域名解析记录的时候, 需要我们更新所有计算机的HOSTS文件)
-
存在安全问题(如中电脑病毒情况下,可能会恶意修改HOSTS文件)
应用场景:
-
适用于小型公司局域网或本地的域名解析工作。
-
当DNS服务器解析出错的时候,可以通过临时修改HOSTS文件来解决域名解析问题。
-
通过修改HOSTS文件,添加相应的记录,可以达到屏蔽广告的效果。
-
早期的时候可以通过修改HOSTS文件,上google网站。现在该方法应该是无效的了
-
-
DNS
特点:
管理海量域名解析工作,为广大互联网用户提供服务。
优点:
-
维护工作量降低(原先是维护每台计算机的HOSTS文件,现在只需要维护DNS服务器即可)
-
提供统一的服务,相对较安全(通过DNS服务器解析到的IP地址,一般都是我们期望的)
缺点:
-
解析速度慢(尽管DNS有缓存机制,但相对HOSTS文件而已,速度还是慢了一点)
-
存在一定风险(在内网环境,如果主、从DNS服务器都挂了且没有备机的情况,将无法完成域名的解析工作)
应用场景:
-
适用于大型互联网或中大型公司局域网DNS的解析工作。
-
可以用作反垃圾邮件以及安全防护等
-
【ARP协议】
概念:
ARP协议是“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”(地址解析协议)的缩写。其作用是在以太网环境中,数据的传输所依懒的是MAC地址而非IP地址,而将已知IP地址转换为MAC地址的工作是由ARP协议来完成的。
【网络延迟大的情况怎么处理】
更改DNS服务器